USR|青銀共學微型音樂劇「預期的願望」一門促進世代共融的課程

為了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計劃,臺師大於12月2日在禮堂舉辦「青銀共學微型音樂劇」,共有18位社區高齡者及9位臺師大大學生參與演出「預期的願望」,大家在舞臺上戲感十足,描述高齡者內心失落的衝擊及因應模式,傳達給臺下滿場的數百名觀眾,一起反思相關社會議題,共同營造高齡友善社區。

近年,臺師大持續與在地社區連結,為積極與在地高齡社區據點與產業連結,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以社區高齡者生理、心理、社交與學習等多元需求為基礎,規劃高齡者長期健康促進全方位方案,落實「高齡共行、青銀共學、社區共好」精神。

「青銀共學微型音樂劇」自2018年暑假開始推動以來,一直被視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中的亮點項目之一,我們藉由不同故事短劇,邀請課程參與者以及觀眾朋友們共同想像、體驗人類的生活經驗,其中「促進改變、創造連結、重塑關係」是最重要的核心信念。微型音樂劇融入了「參與式藝術」、「社會投入式藝術」、「社區為基的藝術教育」,以及「服務學習與社區實踐」的概念,除了鼓勵社區高齡者、本校師生共同激發創意之外,更強化參與者美感素養、人文思維、社會關懷等公民實踐的能力,並且引導反思相關的社會議題。

「微型音樂劇」由社區高齡者共同學習、共同創作、共同演出,成為展現終身學習生命力的夢想舞台。過去演出的主題包含2018年「回家的記憶」探討人們與原生家庭之間的依附與疏離關係、2019年「城市的旋律」探討在人群之中因誤會造成的衝突與矛盾、2020年「隔壁的老王」探討人與人之間的偏見、歧視與刻板印象,以及今年辦理的「預期的願望」探討內心失落的衝擊及因應模式,共有18位社區高齡者、以及9位臺師大大學生共同參與課程。本年度受到疫情影響,不論是招募成員、課程進行方式、排練時間等,皆受到嚴重衝擊,團隊一一克服相關困難,最終仍能夠完成公演,實屬不易。

一位參與微型音樂劇的大姐說道:「每年我最期待的活動就是師大的音樂劇,我們可以跟大學生一起演出、從課程引導中探討不同議題、從演出中找到自我的價值,最重要的是,每次演出都會有我的家人來『讚聲』支持,看看我活的多有魅力,真的很開心!感謝師大給我們高齡者這個表現舞台!」。

計畫主持人林玫君學務長也提到:「師大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一個重要主軸,即是提升師大週遭社區高齡者生活健康與品質,建立高齡者全方位健康促進實踐模式,希望營造高齡友善社區,今天「微型音樂劇」的舉辦則是師大與社區共好的具體實踐。」

參與的大學生說:「過去的生命經驗,幾乎很少有機會能同時跟那麼多長輩們一起互動,課程中除了會有一些遊戲與反思活動增進了彼此的感情之外,也幫助自己從藝術的眼光重新認識了世界。」

一位社區民眾帶著孩子們一起來欣賞,她表示:「自己很感動於前輩們用生命演活日常經驗外的不同性別、年齡和職業等角色,邊演邊玩,很有感染力!同行在唸高中的孩子們超出預期的也能投入劇情,還說很多傳達的理念,現在公民社會強調的價值一樣,寓教於樂效果真好。孩子們已經預約明年的場次,還要再來看阿公阿嬤的演出!」

企劃整個微型音樂劇的藝術總監以及課程指導老師蔡昕璋博士表示:「微型音樂劇的主要重點,在於促進高齡者及大學生的創造性思考,並且能夠覺察生活中的細節;但是,彼此年齡差距超過半世紀、且生活差異脈絡非常大的團隊,要在短時間整合非常不易,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及價值,就是藉由體驗式的反思學習,塑造自由對話的平台,讓每位參與者的生命有了交集,進而產生多元文化的觀點討論。因此,每年皆會設定不同的議題,藉由參與藝術的途徑,讓課程參與者以及觀眾朋友能夠透過戲劇、音樂、文學、以及視覺藝術,共同反思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進而產生一些議題的思辨,讓生活能夠更美好。」

臺師大舉辦的青銀共學微型音樂劇,為落實學務處USR「高齡共行、青銀共學、社區共好」精神,整合產、官、學資源,並與社區共同策劃,期盼透過音樂劇推動培養社區高齡者藝術涵養、社會關懷素養,迎向幸福快樂的晚美人生。